品牌形象“智”造者
我要买商标|我要卖商标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热点资讯 > 知产新闻 >

金交所平台和互金是什么关系

发布时间:2019-11-18 17:15:00阅读:评论:0
金交所平台和互金是什么关系
 
 
见字如面,紧紧握手。赵策 I76--IO36--O996
 
百忙之中各位老板刷到我的帖子也是一种缘分,在这里预祝各位老板生意兴隆。
 
我们是中晟国亚专门做工商注册、公司收转,专业办理金交所备案,金交所融资的,
 
如果您目前急需融资备案,欢迎您电话联系我,我们能快速、高效的帮助您解决融资难题。
 
  
  第一,互金把资产端从金交所进行拆分,是为了突破200人上线。有的互金借款资产数额比较大,如果在互金平台上销售的话,在起投点较低的情况下,200人以内很难募集完成。通过交易所在额度上进行拆分,拆成等额或者等份的“小标的”,再回到互金平台上销售。这样做不仅仅是能解决募集不满的情况,还突破了824政策中要求的借款上线。可谓是一举两得。关键点,额度拆分。
  
  第二,互金平台资产端很多借款人借款额度较大,期限较长,有的在一年上。如果在互金平台上按照借款期限进行募集的话,投资人看到期限较长的产品,很难选择投资。互金平台就通过交易所进行期限上的拆分,整个标的拆成期限等额的“小标的”,然后再回到交易所进行募集。通过交易所拆分期限,也规避了824政策中,不允许互金平台拆分标的期限的条规。关键点,期限拆分。
  
  第三,嵌套模式。只要是互金+交易所这个业务模式中,互金向交易所转让资产,交易所拆分资产,拆分完后在回到互金。在这个过程中,是合同对接合同的转让。互金出具转让合同,交易所拆分完毕后,再出去转让合同,互金接收。但是我们不难发现,这只是合同、协议文本的一环套一环,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现金流。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嵌套。嵌套模式中最大的风险点在于,让资产端变得不透明,通过层层转让,对接,甚至包装让借款的唯一性变得不确定,但是底部借款人的风险一直存在,并没有消灭。投资人很难知道,这个资产端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,所属人是谁,是互金平台还是交易所?让人分不清来源。
 
 
    近几年,各大金交所都推出一种全新的业务品种——定向融资计划。该产品向投资者承诺一定收益率,到期返本付息,募集资金直接投向挂牌方。由于该产品发行要求不高、认购门槛低,以及相对于其较低风险下的较高收益,使其一度大卖特卖。
 
    笔者虽未能考察确认究竟是哪一家金交所最先推出定融模式,但根据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来看,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、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、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等金交所是业界的先行者。
 
    其实在定融产品刚诞生的2013至2014年间,此产品在市场中反响平平。一直到2017年,在相应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,定融产品终于迎来了一段时期的爆发式增长。各大金交所纷纷开始了“双线作战”策略:线上登陆各类互金平台售卖产品,线下则借助众多经纪类会员撮合交易。
 
然而,随着金融监管补短板的不断深入,金交所也很快迎来了严厉的监管。
 
 
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公司转让平台立场,转载请注明来自凯信商标转让网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bjjdsj.cn/show-88-38225-1.html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SOHO现代城 电话:4000606990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编号:京ICP备18029746号-1 页面版权所有:商标转让网

郑重声明: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。

Copyright © 2014 wangzhanchengx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